《我媽媽做小姐的時陣是文藝少女》:在成為母親以前

我是謝凱特的書迷。想想這個這個平鋪直述的句型也是極久沒有用了,但大致就是這麽回事。這本也是,對我來說,是文字、情緒、痛楚與愉悅混雜著取得一個刺中紅心的感覺,就是滿喜歡的。

(書封為Readmoo導購連結,書名為博客來導購連結)

以前先看了《普通的戀愛》,再回頭看《我的蟻人父親》,然後是現在的這本新書。稱一本書為新書有時是件尷尬的事,我有時候會在我德國閣樓用音響放一些很古早的台灣LIVE演唱會,然後就會聽到周杰倫說,接下來唱一首新歌,園遊會。

被記錄下來的東西,以後就會被當成時間已然大把大把經過的證據,尷尬是沒錯,但好像看著這些紀錄也更容易回到那個它還「新」的時候的心境。

想起也是看過,媽媽結婚生子以前,穿新衣服拍照的樣子。那是我們從來沒有經歷的時光,媽媽看到照片,就會說她那時候怎樣怎樣,但有時候就是沒有辦法把媽媽和你沒看過的媽媽連結為同一個人。

啊,殊難想像。

然後就會閃過一些抱歉的感覺,好像我的出現把她的人生變得完全不一樣了。這本書也時而流露著這樣的氣氛。書裡說他希望媽媽回答說,如果再一次她要選擇自己的人生之類很帥氣很進步的話,但他媽媽沒有這樣回答。

媽媽就是覺得,這樣當媽媽很好啊。就算你看來是傷痕累累。

《我媽媽做小姐的時陣是文藝少女》是一種關係迴旋著的感覺,有時覺得與母親的連結是緊密地不得了,卻又有著跨不了的距離感,神奇的是它們有時並存。就像愛、煩、內心的感謝、傷人的話語也在母子關係之內迴旋充斥著。

文字很細,寫一些家庭瑣事,寫一些過去的事,寫做母親,做人。媽媽有她的生存之道,彷彿是為人母以後就會全自動演化出來的一些能耐。小時候從未懂過,等到有一天回頭才發現,這些東西真不簡單,至少不是二十幾年後同齡的自己有辦法複製的。

但書裡也可以讀到,有些血液裡或精神裡的東西,好像也不用特別複製,母性的承繼很自然而幽微地在偶爾會探出頭來,那是一種就算兩代價值觀非常不一樣,也有點難忽視的存在。

於是,書裡在寫媽媽的同時,也是在解剖著自己。

媽媽們和她們做小姐時陣的樣貌告別(大概也是沒有好好告別),然後千拉萬拽,把我們拉拔成為成人的樣子,教會我們很多事,然後,我們成為一種他們再也無法理解的樣子。

而誰都害怕去想值不值得的問題。

廣告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