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5年二戰結束後,針對納粹德國的國際審判在紐倫堡展開。當時的法庭,著名的Saal 600,目前開放參觀,同一棟建物同時也是紐倫堡大審紀念館,一般民眾皆可造訪。參觀這座紀念館已經有四次之多,我始終對其中的展覽感到不太舒服。 這種不舒服,並非造訪集中營或其他納粹德國相關地點時,基於歷史事件的不適感,而是對於紐倫堡大審紀念館的展覽本身,無法抱持肯定的態度。
分類: 歐陸修行
La vie est ailleurs 生活在他方
如果真的想要搜尋這本書,建議後面加上米蘭昆德拉,否則會充滿了「生活在他方 千層」、「生活在他方 插座」、「生活在他方 早午餐」之類的,都是羅斯福路上那家咖啡店的資訊,剛發現還有「生活在他方 貓空」,原來這幾年還開了分店。
「綠黨是城裡人的黨」
這週是梅克爾正式告別總理職位的日子,新內閣社民黨的舒茲(香港翻譯是朔爾茨)上任,組成紅綠燈聯盟,大部分的媒體都花了很重的篇幅與版面處理這個大議題,整理梅克爾做過什麼、帶大家認識新總理。畢竟也是整整十六年。
在德國做指甲
算一算成為一個「會做美甲的人」也已經超過十年,算是累積了一些心得,並且知道自己喜歡與適合什麼樣的風格。但也正是因為知道,遲遲不敢在德國展開做指甲這個支線。
冬天窗景和有融燭燈的室內
萬聖節一過,老城裡就有一股聖誕的味道開始蔓延,像Spotify的年度回顧一樣蠢蠢欲動,提醒人們歲末將至。說真的這算是一年之中我最喜歡德國的時節,姑且不論這個季節的死線總是格外地多,冷空氣、LED燈、專屬冬天的香味,用想的就可以得到一些快樂。
Yamas und Niyamas
最近在德國上了一門認真的瑜珈課程,就是還要錄製影片作業、並且連瑜珈哲學也需要學的那種認真的瑜珈課。剛開始上哲學課便會接觸到,瑜珈的八肢裡,首兩個是Yamas和Niyamas,是日常生活的行為規範,內在的持戒、以及外在要精進的紀律。
再見梅克爾
天亮後就是德國大選的日子了。然後這絕對不是一篇政治評論文,就像黃麗群那篇寫金澤的不是遊記一樣。
問號時刻
突然決定要記錄一些在德國不是因為語言不通卻說不出話的時刻。
健身草莓水
在德國要排出最喜歡的地方前十名,大概會有健身房,聽起來還真是荒謬。